close

  本報訊 (記者 劉文靜)年末錢緊,各家銀行以及金融機構都體會到了“餓”的滋味。為了吃得“飽”一點,吸引投資理財當然是最佳渠道,因此12月末的“搶錢”大戰打得烽煙四起。在銀行理財、保險理財、網絡理財幾方混戰中,理財收益被打高了,理財門檻被打低了。
  “搶錢”大戰中,理財產品收益率越飆越高。記者在一家國有大型銀行近期在售的理財產品列表看到,在售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為5.2%-6%,投資期限為30-305天不等。在很多中小型股份制銀行,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已經升到了6%以上,個別產品甚至達到7%。
  門檻降低則是網絡理財產品的特點。在幾家網站的理財頻道,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1000元起已成為大眾門檻,部分險企甚至打出了1元起理財的“地板價”,號稱“屌絲也能理財”,而且還送集分寶。日前百度金融中心理財平臺也發佈消息稱,將攜手嘉實基金首創“團購金融”模式,鎖定年末銀行1月期協議存款,理財門檻僅1元起。
  各大銀行、網站都大打理財牌,那麼,錢到底放在哪裡合適?省會一家銀行的理財師以餘額寶和銀行理財產品為例細說分明。
  網絡理財中,以餘額寶為主的各種“寶”最受關註。餘額寶的最大優勢是門檻低、流動性好,隨時可以贖買,贖回當日就可以轉到支付寶賬戶中,不影響使用,因此比較適合手裡錢不多、對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。至於收益,與專業的理財產品比就沒有太多優勢了,比如年底很多理財產品的收益達到了5%甚至6%,而餘額寶的年化收益率還是“4”字頭。
  各大銀行的傳統理財產品優點是收益比較穩定,屬穩健型投資,尤其是銀行錢緊的時候,理財產品的收益更是值得關註。但是,理財產品的門檻相對較高,至少5萬元或者10萬元起,而且流動性比較差,多數產品是不能提前贖回的。因此,如果是資金較為穩定的家庭投資,可以選擇傳統渠道的銀行理財產品。  (原標題:金融機構年末“搶錢”理財門檻降至1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49lyen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